DB33T 944.2-2014 “浙江制造”评价规范 第2部分:管理要求

ID

848E80D7CE304460812EBD30E8E435D0

文件大小(MB)

0.21

页数:

11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4-11-19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3.120.10,A00,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 33/T 944.2—2014,“浙江制造”评价规范 第2部分:管理要求,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ade-in-Zhejiang Part 2: Management requirements,2014 - 10 - 27发布,2014 - 11 - 27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3/T 944.2—2014,I,前 言,DB33/T 944 《“浙江制造”评价规范》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 通用要求;,——第2部分 管理要求,本部分为DB33/T 944的第2部分。本部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部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质量技术审查评价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前雪、丁德祥、汪钢、周坚锋、李臣、冀晓东、施建华、吕继响,本部分为首次发布,DB33/T 944.2—2014,1,“浙江制造”评价规范 第2部分:管理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江制造”企业需要满足的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浙江制造”企业管理活动的自我评价及认证等第三方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29467 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实施规范,DB33/T 944.1 “浙江制造”评价规范 第1部分 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GB/T 29467和GB/T 1958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基本要求,4.1 管理要求的策划和建立,企业应根据“浙江制造”认证的范围策划管理要求。管理要求应满足DB33/T 944.1在品质卓越、自主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应满足本标准要求,4.2 管理要求的实施和改进,4.2.1 应确定并配备实施管理要求所需的人员、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4.2.2 应建立内部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确保管理要求有效执行,4.2.3 应评审并改进管理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4.3 文件要求,4.3.1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管理需要确定所需文件。文件应包括:,a) 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b) 战略和战略目标、关键绩效指标;,DB33/T 944—2014,2,c) “浙江制造”认证的范围;,d) 程序、规定和管理制度;,e) 支持性文件;,f) 管理的各项记录,4.3.2 企业应建立并实施文件管理规定,规定文件评审、批准和发放等要求,4.4 记录要求,企业应建立并实施记录管理制度,规定记录填写、标识、收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要求。本标准中的过程或活动应形成适当的记录,5 管理职责,5.1 高层领导的作用,5.1.1 确定和贯彻组织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5.1.2 确定内外沟通的方式和渠道,可包括领导演讲、座谈会、网站、报刊等多种形式,5.1.3 创造一个包括诚信守法、改进、创新、快速反应和学习等要点的文化环境,5.1.4 推进品牌建设,积极创建企业名牌,5.1.5 通过主持管理评审、经济活动分析会等形式,定期评价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改进和创新的重点并实施,5.1.6 配置资源,确保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需求,5.2 组织机构和职责,5.2.1 高层领导应根据管理的需要,明确管理层次,设置相应的部门和岗位,5.2.2 规定各级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5.2.3 高层领导应任命管理者代表,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5.3 战略,5.3.1 战略制定,5.3.1.1 应收集内外部环境的数据、信息,分析内外部关键因素,确立战略和战略目标,5.3.1.2 战略和战略目标的制定应根据自身的挑战和优势,涵盖品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等方面,同时均衡地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要,5.3.2 战略部署,5.3.2.1 应将战略和战略目标转化为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并配置资源有效实施,5.3.2.2 战略目标应制定长、短期实施计划,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并在相关层次分解、细化,以实现战略目标; 计划应包括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生产运营、产业协同、社会责任等方面,应反映产品、服务、顾客和市场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关键变化,5.3.3 绩效预测,应根据企业近几年的绩效趋势,收集竞争对手及标杆当前和以往的绩效数据,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设定绩效具体值,DB33/T 944.2—2014,3,5.4 社会责任,5.4.1 公共责任,企业应识别在产品使用、生产过程和提供服务时,对员工和公众健康安全、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消耗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控制和改进措施 (见本标准7.6和7.7),5.4.2 道德行为,5.4.2.1 企业应营造诚信经营文化,制定用于内部管理及与供方、合作方交往活动时的道德规范,并定期沟通和强化,5.4.2.2 应以质量诚信为导向,识别内外部质量承诺,分析各项承诺的可能性,确认履行和兑现的承诺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5.4.2.3 应在设计、采购、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方面建立质量诚信日常管理机制,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5……

……